当前位置:主页 > 肤康病种 > 牛皮癣 >

银屑病关节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?怎么鉴别银屑病关节炎

文章来源:长春肤康医院皮肤科

可能有些人对牛皮癣不太了解,但说到“牛皮癣”的另一个名字,相信很多人都会知道。银屑病俗称牛皮癣,是一种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。

皮肤病变已经很难受了,但是银屑病不仅会引起皮肤病变,还会导致关节畸形!我们称银屑病并发关节炎为银屑病关节炎。银屑病患者约有5% ~ 7%会发生关节炎,其中75%先有皮损后有关节炎,10%先有关节炎后有皮损,15%同时有皮损和关节炎。

那么银屑病关节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呢?怎么才能鉴别出来呢?得了这个病怎么办?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些关于银屑病关节炎的知识。

皮肤损害不好瞧的银屑病关节炎包括银屑病的两个主要症状:皮肤损伤和关节炎症。皮损一般分为普通型、脓疱型和红皮病型。银屑病皮损90%属于普通型,主要发生在头皮和四肢,尤其是肘和膝,呈散在或广泛分布。特别要注意头发、会阴、臀部、肚脐等隐蔽部位。皮损为丘疹或斑块,圆形或不规则,表面有大量银色鳞屑。鳞屑去除后变成闪亮的膜,揭膜后可见点状出血。可以在皮肤病学和风湿病学中作出诊断。

关节疼痛惹人恼银屑病关节炎的本质是炎性关节病,初期表现为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疼痛、肿胀、压痛、僵硬和运动障碍。如不及时治疗,后期可能出现关节融合,导致残疾,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。根据临床特点,可分为五种类型:

(1)单关节炎或少关节炎型

表现为手脚的指(趾)部弥漫性肿胀,受损的指(趾)部可呈典型的香肠样改变。膝关节、踝关节、髋关节和腕关节也会受到影响。

(2)远端指间关节炎型

病变主要累及手指远端指间关节,通常伴有银屑病甲病变(甲板有些凹陷、失泽,或甲板有纵嵴、横沟、混浊、肥大,游离端从甲床剥离,或整个甲板变形、缺失,有甲真菌病改变)。

(3)残毁性关节炎型

这类患者手指骨、掌骨骨质溶解,患指变为伸缩性肠套叠,这类患者皮肤损伤严重。

(4)对称性多关节炎型

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的炎症是主要的,其他关节也可以受累。受影响关节的分布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。

(5)脊柱关节病型

这种类型往往涉及男性和老年患者,经常引起脊柱和骶髂关节疼痛和僵硬,类似于强直性脊柱炎。

可见银屑病关节炎的关节表现多种多样,有的甚至与其他疾病相似。因此,如果银屑病患者出现关节疼痛,应及时就医。我们绝不能忽视对常见关节炎症的治疗。如果延误治疗导致关节畸形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
在中西医结合疗效高,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旨在缓解疼痛、延缓关节破坏和修复银屑病皮损。此病与免疫有关,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,如甲氨蝶呤、柳氮磺胺吡啶、硫唑嘌呤等。急性关节痛患者应使用双氯芬酸、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缓解炎症和疼痛,皮肤损伤可采用外擦法治疗。

银屑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,其皮肤损害相当于中医的“白皮”。本病多因体内气血亏损,外邪复发,内外合因,经络不通,气血不畅,阴津不能达肌表,造成皮肤、关节损伤。前期以祛邪为主,后期以扶正为主,或兼以扶正祛邪为主。

临床上常将本病分为六个证型:风寒阻络证、风血燥证、湿热蕴结证。

目前,日常养护要记牢,没有治愈这种疾病的方法,所以每个患者都必须做好“持久战”的准备,与疾病进行长期斗争,以将疾病对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。

1. 劳逸结合:要保持足够的休息,避免过度疲劳和关节损伤,但同时要注意关节功能锻炼,每天做一到两次关节运动,保持关节功能;

2. 良好生活习惯:患者忌烟、酒、刺激性食物,防止皮肤和关节疼痛受到刺激;

3.心情愉悦: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控制和缓解病情。如果他保持良好的态度,一切都会好的。

4.坚持治疗:病无法治愈,但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,减少疾病的加重次数,防止关节畸形。所以,坚持治疗是每个患者必须要做的,不能因为病情减轻就自行中断治疗。

5.定期复诊:长期服用药物,这种疾病的患者必须养成定期随访的好习惯,定期检查血液指标,调整治疗方案,对自己的健康“有所察觉”。

专科 专业 专注

长春肤康医院是长春市一家特色中医皮肤病专科医院,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承担着长春市以及周...[ 详细 ]

今日坐诊医师
  • 擅长治疗:白癜风、荨麻疹,腋臭、疤痕、真菌性皮肤病、顽固性痤疮等…【详细】

  • 擅长治疗:多年来从事皮肤常见病临床与科研工作,发表论文多篇。主治…【详细】

皮肤常见疾病
来院路线

地址:长春市朝阳区西安大路1566号
(西安大路与建设街交汇处)
医院电话:0431-88598120

医师会诊诊疗环境诊疗设备肤康公益

长春肤康医院皮肤科版权所有
医院电话:0431-88598120 医生QQ:800009231
地址:长春市朝阳区西安大路1566号(西安大路与建设街交汇处)
备案号:吉ICP备16002784号-10
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(长朝)(中)医广[2024]第05-14-034号